一種新的社會平衡力量「公益」+「企業」+「志業」的新結合模式,
,正在台灣發展開來,
,新的文明「社會關懷」已經開始了。整合工作、社會與企業的新營運模式,
,有資源與能力的人會發掘社會底層人的需要,
,營利企業會關注社會議題,
,執政者會關注社會的利益大於政黨的利益。透過公益銀行提供微型融資,由志工負責營運,採微型創業模式,形成特有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在彌補政府稅收不足、公部門能力未殆下,運用社會概念創造企業的運作,保障社會的空缺。
「企業社會責任」概念最早由西方發達國家提出,近些年來這一思想廣為流行,《財富》和《福布斯》商業雜誌在企業排名評比時都加上了「社會責任」標準,在西方社會對企業社會責任是非常重視。而對那些為人服務的企業來說,社會責任創新是他們最應該考慮的問題。
企業社會責任的討論日漸升溫,理論研究不斷深入,社會責任化趨勢日益凸顯。從公司經營活動,必須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理念產生的經濟根源是生產社會化。在合作中,無論如何精巧的制度設計都會出現相對的重疊或空白,需要合作者主動承擔協調或彌補的責任。
誠然,制度的缺陷可通過道德彌補,而道德的缺陷卻無法通過制度彌補。由此就產生了由具體到抽象的社會責任形式和理念。
社會責任如何創新?
目前在國內企業社會責任創新主要呈現出兩個方向。第1個方向是社會責任的行業創新:行業的特點決定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與其他行業的不同,所以,行業創新的核心是將社會責任與業務融合。首先,企業充分發揮業務優勢,履行責任;充分發揮責任特色,促進業務。譬如,電信行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一個特色議題,是應對氣候變化。因為電信行業可以提供語音、視頻溝通的技術,減少出行,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因此,應對氣候變化的浪潮越熱,對電信業務的促進作用也越明顯。
第2個方向是地域創新:即企業結合所在地區的特點,推出有針對性的責任策略。以捐資助學為例,地處城市的企業可關注打工子弟;地處農村的企業可關注留守兒童。打工子弟和留守兒童問題看起來很像,細想則有很大區別。前者重點是教育機會、社區融入;後者重點是親情關懷。因此,企業在設計此類公益項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到所在地的特點,找到創新的切入點。
對誰負責、負什麼責?
有人提出這樣的觀點,企業在照章納稅之後,就算完成了企業對社會的責任,就沒有必要再去承攬其他社會義務。企業如果負有太多的社會責任和道義感,這類企業肯定長不大,成不了大氣候。還有人認為,企業首先要為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負責,然後才能考慮到社會。這些觀點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思維方法似乎並不全面。企業是否僅僅是一架機械運轉的機器?企業具不具有人性化?市場經濟下的企業到底都負有哪些責任?的確是當前我國社會值得認真研究和討論的話題。
無庸置疑,企業的首要任務是創新和生產,企業應當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企業的主要目的是給社會提供物質產品也包括精神產品。企業是支撐人類社會生存的基本經濟單位。企業如果失去了生產和創新功能,那麼企業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本價值。
因此,任何企業的第1要義是搞好生產,創造出市場效益,爭取為社會多納稅,實現它對社會的經濟責任,這就完成了它的主要任務。至於說企業的其他社會責任,有人認為是第2順位的事情,可以稱之為「份外」的事情。譬如,如何保障職工的勞動權利,要不要教育職工,要不要從事清潔生產和保護環境,要以企業的發展程度來定。如果企業有經濟實力了就可以考慮,如果沒有就顧不上了。
企業要不要承攬經濟責任之外的社會責任還取決於體制因素,在不同社會制度下企業有不同的表現。企業責任的變化以政府變革的程度而定。如果在經濟體制上,仍然實行計劃經濟,那麼企業的社會責任既是無限的又是有限的。如果社會仍然是一個「大政府、小社會」的模式,那麼企業的確不需要承擔多少「份外」的社會責任。
在計劃經濟時期,政府就是一個大企業,企業實際上是政府組織的一部分,企業不僅擔負起生產的任務,更肩負著對勞動者在生產之外的一切生活保障。在計劃經濟下,企業不僅是生產組織和經濟組織,更是行政組織、教育組織甚至軍事組織。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全能政治在政府的解構,政府在社會中的全能角色也在發生變化,企業與政府逐漸分離,企業對政府的一部分責任也在不斷剝離。
到目前為止,國內各類企業不管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基本上實現了政企分開。在國有企業與政府指令逐漸分離的同時,企業身上所肩負的許多社會責任也在不斷地推卸,許多國有企業已經將職工的養老金發放交給了社會,不少學校、醫院、服務機構也實現了社會經營。
從整個趨向看,經過20多年的改變,國有企業逐漸走上了獨立經營的道路。計劃經濟下形成的企業辦社會現象逐漸消失。民營企業或股份企業中的人員關係變得更加明晰。只有進行這種變革,政府的國有企業才能輕裝上陣,才能具有市場競爭力。因此,對國有企業來說,20年來改變的表現主要是企業減負。
但也必須同時看到,市場經濟下的企業與社會也有著千絲萬縷般的連繫。企業來自於社會,也必將還原於社會,這是一種新形勢之下的社企關係。企業的生生死死,發展壯大或被淘汰出局,都要有社會來承接它失敗的代價。更主要是,社會是企業的生存環境,沒有一個好的環境,企業也難以生存下去。
因此,企業與社會有一個共榮的關係,市場經濟下的企業與社會甚至有著更密切的關係,一個重要表現就是企業要通過納稅和繳費的形式來履行應盡的社會保障的責任,增強社會的保障能力。
企業與社會的共生關係
企業越成功,社區就越繁榮;反之,社區越繁榮,企業就越成功。通常而言,某個社會問題與企業的業務關係越緊密,利用企業的資源和能力造福社會的機會就越大。
社會責任產生的社會根源是貧富差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的兩極分化,不可避免地擴大了貧富差別,當差別達到 一定程度,就不僅威脅社會穩定,而且危害市場經濟機制本身的正常運行。
對此,需要社會各界以社會整體利益、全域利益、長遠利益為重,縮小差距、防範風險、化解矛盾。在此,企業的社會責任首當其衝。
社會責任是倫理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法律規範的基本原則。社會責任融法、理、情於一體,引導社會成員及政府官員講道德、守規則,培養對社會負責的良心,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以社會大多數人的意志和利益為重,維護社會公共秩序,促進國民經濟與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既不因眼前的利益而離經叛道,又不為局部的損失而患得患失。
企業的社會責任既是市場經濟商業道德精神的集中體現,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法律作為一種以權利義務的設定和制衡來調整一定社會關係的社會規範形式,要求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有利於我國企業見賢思齊,主動踐行社會責任,維護企業的社會公共形象,提升企業管理水準與核心競爭力。同時,全面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台糖大手筆降油價!為慶祝油品事業部成立10周年,
,台糖加油站即日起至下個月20日,
,舉辦「台糖加油站慶10歲 滿30送300」活動,
,只要當次汽油加滿30公升以上,
,就送300元加油抵用券,
,可以在明年1月起每次加油抵用,相當汽油每公升降價1.6元,是現在中油體系降價幅度最高。
台糖油品事業部副執行長邱輝正說,目前中油旗下大型連鎖加盟站都沒有直接降價,都是採用「加油積點送」方式,台糖是每公升送30點,可兌換日常生活與清潔用品,目前推「周五點數4倍送」,換算價值相當於加油每公升折價1元左右。
台糖這次舉辦10周年慶,開車族只要現金付款加滿30公升,就送6張「50元抵用券」,加60公升送600元,以此類推。邱輝正表示,抵用券從明年1月起,每次加油時使用,每30公升抵用1張50元,油箱大加到60公升可抵100元,相當於當次汽油每公升降價1.6元,抵換期限到明年6月底止。
台糖表示,台糖全省加油站共72站,準備2100萬元,7萬份加油贈品券要贈送。不過邱輝正提醒,使用抵用券與「積點送」活動只能擇一。但因為抵用券降價幅度較大,建議開車族多使用抵用券。,
陸客在外偶有隨地便溺的新聞,
,大陸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4日在「全國廁所革命工作現場會」上發表講話,
,他表示,
,兩年來,
,全國共完成新改建廁所50916座,
,佔廁所革命三年計畫(共5.7萬座)的89.33%,
,他更強調,要深入開展公民如廁教育,進一步提高廣大遊客和公民的文明水平,文明如廁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如廁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中新社報導,李金早指出,兩年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廁所革命取得了重要進展。一是廁所數量明顯增加。全國共完成新改建廁所50916座,佔廁所革命三年計劃(共5.7萬座)的89.33%。其中,2016年實際完成28907座,同比增長31.3%。共有14個省分實際完成1000座以上,其中山東、浙江、廣東、湖南實際完成均在1500座以上。二是廁所質量明顯提升。各地緊緊圍繞「數量充足、乾淨無味、管理有效、實用免費」的建設目標,嚴格落實旅遊廁所國家標準,所有新建和改擴建的廁所均達到了A級以上標準。李金早提出,全面探索推廣「以商建廁、以商養廁」模式。全國將建設旅遊廁所26197座,其中新建19512座,改擴建6685座,需要投入近100億的資金。同時,旅遊廁所管理養護也需要大量資金保障。李金早說,深入開展公民如廁教育,進一步提高廣大遊客和公民的文明水平。文明如廁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如廁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一要抓宣傳教育。各地要把旅行社、景點景區、賓館飯店等旅遊相關企業作為公民如廁教育的主戰場,要通過行前教育、環境營造等方式,引導遊客和公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建構健康文明的旅遊方式和生活方式。(旺報),
行政院長林全與民主進步黨團立法委員今天中午召開「便當會」,
,商討長期照顧財源,
,民進黨團三長與會。為了增進行政立法溝通,
,林全每週四中午和民進黨團立委在行政院召開「便當會」,
,進行政策先期的大方向溝通,
,今天首場「便當會」有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幹事長吳秉叡、書記長陳亭妃、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召集委員徐國勇、立委黃偉哲等人與會。新政府擬將提高遺贈稅與營業稅作為長照的財源,
,仍有爭議,林全將此議題列為首場「便當會」討論議題。對於黨內立委認為提高營業稅是「課窮人的稅」,徐國勇會前受訪表示,「這是誤解」。他表示,其實根據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規定,一般普羅大眾的民生必須用品完全不必課營業稅,縱然加營業稅,也不會影響任何弱勢或家庭,像是米、麵粉等,通通都是免稅。他表示,目前商品中只有5成多需要課營業稅,有4成多都不用課營業稅,顯然說提高營業稅會增加民眾負擔是個誤解,這部分論述必須清楚,溝通的工作非常重要,今天的「便當會」就是要進行溝通。1050616(中央社),
馬偕醫院護理長吳琪瑤(左二)設計乾濕分離紙尿褲,
,讓患者使用更方便。(馬偕醫院提供)
尿布也能乾濕分離,
,護理師造福病患!馬偕醫院神經內科病房護理長吳琪瑤突發奇想,
,自製乾濕分離的男性尿布,
,協助許多患者改善紙尿褲中大小便混雜、不適的窘境,
,她說,某次看見寵物尿布露出一截尾巴,才獲得靈感,將尿布開口改到前方,患者用過都說便利。馬偕醫院今天舉辦「侵入性醫療處置照護品質提升計畫」成果發表,邀請醫護人員分享創意設計,希望協助提升病人照護品質。其中吳瑤琪的好點子,成本低、使用市售紙尿褲就能簡易製作,獲得臨床應用「銀牌獎」。這項「男性專用乾溼分離紙尿褲」已經有30名患者使用過,吳琪瑤說,她拿一般市售成人紙尿褲,在前方剪一個洞、車縫邊線就完成,只要1分鐘即可輕鬆製作。吳琪瑤說,過去不少中風病人無法自理大小便,必須使用紙尿褲,不過對男性患者來說,穿上尿布後大小便混雜,生殖器清潔不易、容易感染,在清潔時病人也容易感到不舒服、不好意思。某次外出看見包尿布的寵物,在尿布外露出尾巴,吳瑤琪突發奇想,為患者製作乾濕分離紙尿褲,小便可透過尿壺、尿袋或導尿管來解決,大便的時候再更換紙尿褲即可,不只使用方便,也減少反覆換尿布的麻煩。除了男性乾濕分離紙尿褲,馬偕醫院內科加護病房護理師陳芬媚,也以「分秒必爭-可計時洗手液裝置」,獲得臨床工具類金牌獎,透過特殊小設計,讓醫護人員確認乾洗手達20秒時間,提升照護病人安全。(中時),
企業普遍反應缺工問題,
,經濟部工業局局長沈榮津昨表示,
,經濟部正與勞委會研議,
,讓國內3K5級制(高風險)產業,
,可比照台商回台投資的優惠方案,
,透過加碼就業安定費的方式,換取增聘外勞,最高可聘用40%比例的外勞。
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在行政院會聽取經濟部「推動民間重大投資之成效」報告後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台商回台投資審查通過37案,金額1858億元,達成預定目標金額的92.9%,代表政府推動投資招商已獲階段性成果。
為解決缺工問題,經濟部正與勞委會積極研議,共同解決國內3K5級制(骯髒、危險、辛苦的產業)企業外勞配額問題,企業外勞比率最高可達到40%,但是必須付出一定比率的就業安定費為代價。
他說,以日月光為例,過去外勞配額為10%,檢討之後增為15%;未來3K5級制相關企業,都會朝此方向解決業者對基層人力的需求。
此外,9月中旬止,經濟部掌握的製造業、商業服務業等民間新增投資金額已達8406億元,江宜樺也指示經濟部應掌握時效,落實相關作為,以於年底達成1.2兆元的目標。
對於中央與地方政府都設置招商投資單一服務窗口,江揆並要求各單位、地方政府及5都,都能加強橫向合作及溝通聯繫,以強化單一窗口功能,提升政府行政效能。,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洪磊28日回應蔡英文總統在巴拿馬署名台灣總統。(圖/大陸外交部)
圖為蔡英文總統在巴拿馬題名。(圖/中評社)
蔡英文總統日前出席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完工典禮時 ,
,在留言冊用英文簽名以台灣總統稱呼自己。北京今天回應稱,
,中國堅持「一個中國」反對「台獨」。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洪磊,
,今天針對「台灣當局領導人在參觀巴拿馬運河時,
,在留言簿上署名自稱「President of TAIWAN(ROC)」的提問作出回應。他說: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反對「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
,是我們處理台灣對外交往問題的一貫立場。(中時電子報),
一個19人的中國旅行團去年底從大連搭客輪出發到南韓仁川,
,竟然全數失蹤,
,領隊的南韓籍導遊已經報警處理。
韓聯社消息,
,這個旅遊團28號出發,
,29號抵達仁川,
,在一個小旅館留宿一夜之後,
,第二天全部失蹤。目前南韓出入境管理事務所正在展開搜尋工作。
據了解, 19 名遊客都是來自大陸山西省的男性,首次到南韓,所持簽證最多只能在韓國停留 15 天。目前,警方已對 19 人採取禁止出境措施,出入境管理事務所將設立特別調查小組進行協作追蹤。
,
邑昇實業 (5291)今 (8)日公布1月營收7,
,302萬元,
,創近5年同期新低,
,比前一月所創10個月新低增加9.2%,
,較去年1月減少22.26%。邑昇去年營收10.35億元,
,年增1.73%;其中第4季2.41億元,
,創近4季新低,
,比前一季衰退7.97%、年增11.44%。邑昇去年第3季稅後純損354.6萬元,比前一季及前年同期稅後純益各24.3萬元、1,711萬元轉盈為虧,每股稅後純損0.11元。邑昇去年第3季營收2.62億元,毛利率15.08%。營收至少創4年同期新低,比前一季及前年同期各減少3.33%、2.05%;毛利率創8季新高,較前一季及前年同期各提高1.71、4.26個百分點。邑昇去年前3季營收7.94億元,毛利率14.22%,稅後純損281.8萬元,每股稅後純損0.08元;營收比前年同期衰退0.89%,毛利率提高1.31個百分點,但較前年同期稅後純益1,955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59元轉盈為虧。(工商),
皮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十八日發布報告指出,
,美國報紙和地方電視台為緊縮預算,
,不得不解雇記者,
,以致新聞品質降低,
,報導不夠深度,
,致使三分之一的美國成人放棄這類新聞來源,改為上網獲取資訊。
皮優研究中心沒有黨派色彩,該中心發表了美國新聞業界狀況的年度報告。報告說,媒體的新聞資源被砍刪到見骨,新聞故事長度減縮,只得對記者專業水準妥協,終於惡性循環,大量流失讀者和觀眾。
這項報告指出,新聞媒體削減開支的明顯後果,報紙和電視都面臨一樣問題,人們對於傳統媒體很不滿意,因為未能提供他們足夠訊息。這正如《紐約時報》所說,電視台正步上平面媒體的後塵。
報告說,電視台的談話秀翻增一倍,而新聞報導的比例明顯縮小,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越來越像福斯電視(FOX)及MSNBC,現在每天播放更多訪談節目,反而現場報導減少,而在過去這類報導所占的地位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