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論-台灣的低薪惡性循環

遙想25年前,

塑膠回收料

,台灣還與香港新加坡韓國在伯仲之間,

大陸專利申請

,遠遠把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拋在腦後。但根據財經媒體的報導:相同職場位階,

廢塑膠

,台灣高階主管的年薪不但比不上昔日四小龍夥伴與大陸,

捲帶包裝機

,竟還落後於印尼、馬來西亞。甚至越南的基層勞工的起薪也已接近1萬台幣,

小型辦公室出租

,中階管理幹部薪資則已接近台灣廠的水準。台灣的低薪現象所衍生的憤愆,

LED焊錫

,甚至是本次國民黨選舉大敗的主因之一:貧富日漸懸殊,

DC jack

,占多數人的工薪階層早積怨已深,

台中麥克風

,他們不理解在生活已經日漸拮据之際,

禮賓車

,馬政府為何還放手讓油電雙漲,加上年輕人謀求合意職業不易,不滿現況之下,只能找執政黨出氣。事實上藍綠政黨在經濟政策上並無顯著差異,即使2016年政黨再次輪替,也難有太多的差異。甚至國民黨在經濟政策上較民進黨顯然較為開放與進步。那麼,低薪惡性循環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裏?首先,新台幣貨幣長期被低估,目的是以抑制進口鼓勵出口。但若轉變成以實質購買力的貨幣平價國民所得來看,台灣的所得其實不低。甚至超越日本與韓國。但一旦以名目匯率轉換,台灣的所得與物價均不可思議的低價。因此,中央銀行將新台幣長期低估以鼓勵出口的思維,或政府急於營造有價格競爭力的低成本製造業環境,以吸收台灣廠商鮭魚返鄉的思維,恐是雪上加霜。其次,外來競爭不足。近年台灣在吸引外來投資方面年年墊底。其結果是對本土台灣廠商在人力資源的競逐上缺乏有效競爭。坦白說就算是對大陸開放服貿協議,也不見得有多少大陸廠商願意前來市場規模與潛力皆小的台灣投資。更何況台灣社會還以保護島內弱勢中小企業生存為名關起大門。使得陸商藉服貿協議來台創造雇用的可能也消失殆盡。另一方面,在台灣製造業廠商大量外移的過去15年,台灣還繼續在大量進口更低價的外勞,導致低薪勞動力過度供給,另一方面卻有效需求不足。坦白說:廠商雇用不到勞動力,不正是因為價格太低導致勞動的供給意願不足?相反地,政府應該做的是創造人力資源的短缺以引導勞動力的價格上漲才是。最後,企業主不願意回饋與利潤共享。台灣近2年許多企業其實獲利皆超往年,卻吝於調薪,台灣滿街的豪車豪宅,就是此一社會貧富分化日益懸殊的明證。企業主還振振有詞,抱怨政府對員工的福利與保障已經增加了企業的成本,不肯與勞動員工分享企業經營成果。與此同時,政府的決策太在意企業與資本家的需求,這現象有其系統性的因素。例如,選舉需要耗費大量的金錢,議員往往需要財團的支持,從而成為財團的代言人;而政府在解決經濟問題時,也過度依賴財團組織而成的「建言會」提供建言。使得政府的決策逐漸往資本家傾斜,特別是在尚不透明的兩岸商機上成為各方勢力覬覦的目標,使得多數的工薪階層未能直接分享到台灣的經濟果實。人不但是重要生產要素,也是消費主力。壓制工資最終傷害的是整體經濟的質與量,促使經濟體長期停留在低階的低附加價值層次。我們的下一代在海外農場採草莓,在賭場飯店當服務生,台灣人成為廉價、苦力的代名詞。真是情何以堪?南韓有強大的工會力量與廠商議價,因此南韓的薪資上漲速度較快。但在台灣經濟運作的機制中,幾乎沒有任何調薪的努力與設計,久而久之,企業究竟是不願加薪、還是無能力加薪,已經難以辨認。其實歷史上的國民黨是一個中間偏左,扶助工農的政黨,若馬政府敢於健全工會力量,或學習過去的新加坡與現在的大陸越南,啟動強制調薪機制,迫使企業回饋較多的利益給員工,則今日一切可能大不相同。猶如當年國民黨在大陸失敗的翻版。毛澤東藉著土改分田有效動員工農群眾的積極性而獲得最後的勝利。為維持台灣社會的穩定、改善貧富分化,消弭仇富與反中的社會氣氛,馬政府應有更積極的作為。(作者為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