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離家不遠》/動見体劇團時間:2012/11/24地點: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廳作品:《逆旅》/創作社時間:2012/11/30地點: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
連續兩周看了兩個有重量感的戲劇新作演出。
其一,
抗老
,動見体劇團的《離家不遠》,
毛孔緊緻精華液
,在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廳的鏡框式舞台上,
苗栗徵信社
,佈滿沙土,
台北民間貸款
,之中放著一張大餐桌、幾張椅子,
毛孔緊緻 推薦
,桌上有杯碗盤壺、紅酒、綠色盆栽……無聲中,
防災
,兀自給人一種「荒蕪中的盛宴」的聯想。
《離家不遠》為導演符宏征與演員集體即興創作的文本;情節從一場告別式開始,
廢棄物回收
,擷取日常語言和諸如泡茶講手機料理裝盤等瑣碎細節,
辦公室設計
,調配表演者在台上的進出、爬行、擁抱、互背、思念、哭泣等等,
查封拍賣
,交錯流轉,清晰的傳達出關於「家」的複雜與矛盾,甚至透露了某種殘酷的本質。
難得看到如此一齣戲:表演者能夠凝結出場上同步呼吸的張力,將壓抑的悲痛的暴烈的內在情緒推波助瀾往一種深沉的內斂的、又荒蕪又熱切的情境裡去;關於家的意象與內涵、建構毀棄或懷抱死守、自我的出路或盡頭……尤其是通過那些詩意的身體動作,讓人默然,靜靜地體會著依舊明顯、但較諸過往多了幾分舒緩柔美轉折進展的符式肢體劇場風格。
其二,創作社的《逆旅》,一走進中央大學的黑盒子劇場,L型觀眾席面對著三面舞台的設定,搭起層層疊高的舞台,有著多道斜切動線的坡道,橫越舞台三根不同高度的桿子上披掛著十餘塊大大白布,彷彿遮掩同時將揭露什麼,陳舊木框玻璃窗後透著微黃的黯黯光亮,又似標點了某種過往時代的氣息、以及那個年代人們所面對的黑暗與光亮。戲未開演,已經娓娓無聲地訴說了許多。
《逆旅》為2011年台灣文學獎劇本金典獎作品,這回加了副標題:「一個關於謝雪紅的單人旅行」,不難想見其詮釋的重點取向。
導演徐堰鈴運用舞台區隔成的不同表演區域呈現劇中跨越一百年的時空,並且在日常生活切片之間融入刻意雕琢靜定的身形,更添詩意美感:例如劇中以攝影師的身分穿梭謝雪紅等女性生命故事的第二代女人情夫的兒子,經常手持相機出沒、觀看、取景、定格,成了燈光下聚焦的塑像亮點,手法凝鍊細膩;又如其中一段三代女人(謝雪紅、曹海安、Vivi)各自提著行李,定點變化的肢體動作、穿插互相丟擲行李等設計,充分凸顯了旅行的意象、以及女人之間命運相關的共同體感,相當鮮明而動人。
該劇敘述時代政權或親人基於不同立場的解讀與壓迫、湮沒與揭露,與舞台設計的三道布幕隨著劇情或升或降,相襯相應;幾個斜線坡道共構出多層次的動線與內收的張力,似乎隱喻戲劇主人翁生命境遇的狹隘閉鎖;投射到布幕上的歷史影像與文字,雖說可藉此傳達更多的訊息,然能否達成預期助益,尚有待討論。
全劇從謝雪紅開始的三代女性自我追尋,編織個體對他人、時代不公的反抗奮戰所累積的力量,到了劇情結尾,轉成Vivi和年輕攝影師的互動,或可理解為此乃帶領觀眾穿越過往舊事回到當代此刻現實的企圖,亦可解讀為副標題所說「關於謝雪紅的單人旅行」所延伸出的新發現,但仍不免造成相當的突兀,頓感失落。
簡言之,感到兩齣戲沉甸甸的重量感,與創作主題相關,也來自表演團隊與設計群的水準整齊,表演空間裝置的視覺符號與表演者肢體的詩意風格,交織成為生動而豐富的意象,演繹著表演文本發出「我是誰?我想成為何種人?生命意義為何?」的大哉問。
是以在長長的喟嘆之後,欣喜於在年末冷雨襲人之時,得以欣賞到創作用心、製作扎實的台灣現代劇場新作品。
『新藝見』由中國時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策畫,每周日於〈旺來報〉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