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當言論自由遇上群體認同

日前央視資深主播畢福劍因為在私人宴會上對毛澤東有所諷刺,

台中關鍵字行銷

,遭人錄像並公布上網,

網站優化

,引發軒然大波,

響應式網站

,導致政治上的懲處。這個事件隨即引發海內外自由派的批判。健忘的大眾未能憶及,

關鍵字優化

,就在6年前,

網路行銷公司

,新聞局官員郭冠英的網路匿名諷台事件,

line行銷

,幾乎如出一轍。郭冠英在私人空間的文字,

響應式網站

,因受到政治正確的監測與舉發,

line行銷

,結果失去公職。當時台灣市民社會與政府所採取的一致立場,

網路行銷公司

,跟中共黨中央今天的態度無分軒輊,但當時台灣並未出現類似今天大陸自由派的批評聲浪。這是一個超乎想像的對比。畢福劍與郭冠英都是在政治正確的聲浪之下去職,但是外界得出的評斷竟然南轅北轍。大陸的自由派藉由畢福劍的不幸,證明中共黨中央控制言論與思想日益嚴苛;同樣是揮舞自由主義旗幟的台灣自由派,則將清算郭冠英當成保護自由的當然舉措。大陸自由派在畢案上反對壓制言論;台灣自由派在郭案上主張壓制言論,看來矛盾,其實未必。質言之,真正的關鍵在於,他們對於群體的認同是什麼。也就是,必須根據自由主義者對群體範圍的界定,來決定私人空間裡的自由度。如果自由主義者反對某個群體認同,就不會贊成以維護此群體為理由,壓制私言論;如果自由主義者堅持某個群體認同,便同樣會更積極參加壓制對此群體有危害的私言論。群的認同無比重要,可見一斑,這就算不是普世真理,起碼在海峽兩岸是共同的。換言之,中共不見得一定反對言論自由,但是一定反對有害於群體認同的言論自由;台灣固然崇尚言論自由,但是仍然一定反對有害於群體認同的言論自由。這樣一來,自由派是不是掌權也變得很重要。掌權又重視群體自由的自由派,對於違反群體認同的言論,同樣會採取中共所採取的壓制對策。當年壓制郭冠英最積極的,是民進黨,國民黨則從旁配合。預計在2016年將由民進黨執政,故可以預期,屆時兩岸對於言論自由的表現應更趨於一致,畢福劍及郭冠英的例子將分別源源不絕。事實上,親近台獨或民進黨的策士與名嘴已對即將來到的朱習會冷嘲熱諷,各種賣台指控甚囂塵上。朱立倫的動機是跨越九二共識,但這已徹底違反民進黨為台灣所界定的敵我範疇。早年民進黨爭取言論自由受限於老國民黨統一中國的願望,這正也是關於群的問題。老國民黨曾自認民主,與今天中共及民進黨自認民主,三者都受各自群的認同所制約。如果是群的問題,而不是私言論的自由問題,那麼朱立倫見習近平這種跨群的舉止,將讓他變成另一個潛在的郭冠英。同理,民進黨也就會變成另一個潛在的畢福劍。(作者為台大政治系教授),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