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縣位於山西省東南部,
升降桌
,長治市西北部,
電商平台推薦
,扼晉南、晉中、晉東南「三晉」咽喉,
桃園 清潔公司
,是山西省面積第三大縣,
電商顧問
,森林覆蓋率達62%以上,
低礦水
,為華北地區森林覆蓋面積最大縣份,黃河八大支流之一「沁河」即發源於此,沁源因此得名。
沁河的源頭,位於沁源縣王陶鄉河底村後一條狹長的溝谷中,現已開闢為沁源的一大景區。沁河是山西省內僅次於汾河的第二大河流,也是華北地區唯一未受污染的河流。
沁河源頭可見高山相對,峭壁如削,山谷幽深,時開時合,時而青山疊翠,望不見頂,時而峽谷一線,如逢絕境。源頭泉流奔湧而出,泉水甘甜清涼,為人稱道;峽谷內有十多個岩洞,為舊石器時期人類活動遺址。
目前正在規劃的沁源縣山地自行車生態休閒旅遊項目,將包括沁河源頭、靈空山、花坡等景區在內的生態旅遊資源連為一體,未來將成為獨具優勢和特色鮮明的生態休閒旅遊品牌,並成為沁源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的一大主力。
靈空山為沁源旅遊龍頭
靈空山風景區毗鄰沁河源頭。每年春暖花開之際,靈空山滿目蔥蘢,青山疊翠,不啻為人間仙境。靈空山境內高山起伏,奇峰競秀、林茂花香,其中尤以油松居多,被譽為「油松之鄉」,景區核心地帶座落著創建於唐代的聖壽寺,相傳唐懿宗第四子李侃在此長年修行,並圓寂於寺廟背依山崖的「淨身窯」之中。
聖壽寺古建築群規模宏大,風格獨特,是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得天獨厚的名山勝地。在聖壽寺後的鬚眉山頂,矗立著一株體態巨大,形象特別的油松,它由一株主幹旁生九根直指天空支幹並排而立,如同九面迎風招展的旗幟,九杆旗獨松成林,高大壯觀,長期以來已成為靈空山的象徵和標誌。九杆旗樹齡大約在800年以上,是中國油松中最壯觀、奇特的巨松,因此被譽為「中國油松之王」。
聖壽寺建於靈空山中「半面佛」巨壁之下,背崖臨谷,雄視南天,創建於唐代,曾稱 「鐵瓦寺」,聖壽寺以中央大殿為主,左右對稱排列的建築布局,打破了大陸古寺一般採用以縱軸為序、前後排列的傳統建築格局,雖是因地制宜而建,但這種建築在自然採光和建築學上都佔有了一定的格局,表現出古代人民在建築設計上不拘一格,敢於創新的精神和聰明智慧。
聖壽寺儒釋道三教並容
聖壽寺建築中西合璧,儒釋道三教並容。聖壽寺的「阿蘭若山門」除建築風格特殊外,它更是一個「吉祥之門」,圓拱上的團雲和蝙蝠磚雕圖案,寓意「五福臨門」。與「阿蘭若」山門風格完全相同的「波蘿蜜」,是古印度佛教梵語「到達彼岸」之意,就是勝利、成功、圓滿的意思。
靈空山住持先師菩薩(唐懿宗四子李侃)圓寂坐化的「淨身窯」,是優遊靈空山得一探之處。
淨身窯鑿於半崖之間,象徵超脫塵世,脫離苦海,窯淨身更淨之意,佛教宣導信徒要達到「六根清淨」的境界就可以成佛。此窯鑿於唐末時期,距今1100餘年,窯口距地面約15公尺,傳說爬這階梯有步步高升的意涵,因此它有「三晉第一梯」之稱。
全面綠化煥發生機活力
沁源有間獨特的窯洞寺廟「菩提寺」。菩提寺幾經戰火,舊寺幾乎完全灰飛湮滅,僅遺留下一層為窯洞,二層為聖母殿、三教殿和關帝殿的一座「窯上寺」寺廟,殿裡的壁畫彩繪保留得很好,表現形式有點類似一格格的漫畫般,在關帝殿畫的當然是關公的有名戰史,而三教殿畫的則是刀光劍影,雙方鬥法的畫面,饒富趣味;菩提寺現正原址重建中。
沁源的綠化正在全面鋪設,這塊古老而年輕的熱土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全縣城鄉面貌翻天覆地,經濟建設突飛猛進,生態環境日新月異,人民生活安居樂業。走在還在建設中的道路上,觸目皆是綠意,其沁源體育中心前廣場更是市民休憩遊樂的樂園;縣內的南環大橋夜間燈光燦爛,環境清幽,是當地居民散步和談心約會的好場所。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