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導演魏德聖、齊柏林8日在新加坡分享他們的電影經驗,
神明
,魏德聖說,
HARIO 玻璃壺
,電影要具有本土人文元素、喜怒哀樂,
扭力板手規格
,全世界都會被感動。
魏德聖和齊柏林應新加坡「無界限講堂」邀請,
姻緣斗
,8日以「大夢無敵」為題演講,
電漿觸媒臭氧
,並同時和以「一路有你」登上馬來西亞最高票房的馬來西亞導演周青元,
超渡祖先
,進行對談,三位電影人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和甘苦談。
三個人拍攝的都是華語電影,在取材上,是否「越本土的越國際」?魏德聖認為,應該是所謂的「本土人文元素」,包括感情和內在,這種大家一起成長、共同經歷的喜怒哀樂,不管在哪裡,這種情緒都是全世界共通,用電影呈現給觀眾,全世界都會被感動。
他說,越本土越國際指的是有別人沒有的文化和生命經驗,這樣的電影轉到世界上,世界會產生好奇心,看到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例如好萊塢有段時間就很欣賞印度文化。
每個人在看電影時,都會將自身經驗投射在電影裡,投射越多越能感動人心,周青元說,本土性很深刻時,就能觸動到每個人的經歷,感動在地觀眾,他在創作時,想的不是如何打動義大利人或法國人,還是以在地觀眾為主,展現屬於真實的色彩,能感動到這群人,其他人自然會被感動。
周青元說,之前的馬來西亞電影就缺少了本土這塊,以前他們在拍電影時,模仿台灣、香港,少了本土感覺,觀眾看的時候,感覺很不貼近生活,這類的電影就不能走很遠。
齊柏林的「看見台灣」講的是台灣自然環境遭到破壞的問題,齊柏林說,紀錄片就和本土意識有很大關係,導演關注到社會的現象,想要伸張正義。
「看見台灣」日前在新加坡華語電影節播映時大受歡迎,原先預定播映兩場加到4場,齊柏林8日透露,8月底「看見台灣」將到新加坡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