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瑞麟專欄》天使之手:Betahaus共創空間的經營策略

Beta是指軟體的第二版測試;Betahaus比喻給進入實戰階段的創業者一個家。一樓咖啡廳,

Foodpanda外送員申請流程

,常安排特色菜單(圖上);二樓會員區供大家集會討論(圖下右);三樓專用辦公室,

中国纸牌游戏

,也有大企業研發中心進駐(圖下左)(攝影/蕭瑞麟)

柏林清晨九點,

著作權申請流程

,離Moritzplaza地鐵站出口五分鐘腳程到Betahaus。一樓是咖啡廳,

百人牛牛规则

,一大清早四十多位獨立工作者已經坐滿整間。二樓是會員區,

太平美容證照課程

,一夥年輕人陸續進場吃早餐。這裏是柏林市著名的共享空間(co-working spaces),

國際專利

,我透過友人介紹,

台中社群行銷

,來採訪這個被媒體吹捧的創業家基地。意外地,我見到了創辦人克里斯・費爾(Christoph Fahle)。這間咖啡屋因為叫做Betahaus,所以媒體以為他就叫做克里斯・貝塔豪斯(Christoph Betahaus)。他笑著說,在歐洲也會將地名放入姓氏中,所以叫貝塔豪斯也對。費爾身高兩米,身材魁武,旁邊坐著他的美國岳母,我們就如此聊了起來。你怎麼會想到要開一家「共享空間」?這個問題開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Beta的創客早餐話說柏林在1990年東西德統一之後,變成了首都,卻也帶來了困境。西德認為原本富庶的生活被東德經濟拖累;東德人民則覺得整合後生活沒有期待中的好。2001年,柏林市負債將近百億歐元,地產商出走,失業率攀升全德第一,市長下台。新市長克勞斯・吳韋瑞特(Klaus Wowereit)上任後,找來電影導演、藝術家、設計師、作家、創業者進來,開始以文創重建柏林。費爾說,他們一群朋友在柏林經濟衰退期時,悶悶不樂,也不想到大企業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所以決定一起創業。目標就是給創業者一個可以一起打拼的空間。這剛好迎上了共享空間的趨勢。2009~2012年,柏林市正大舉推創業,想要重振經濟。此時鄰近歐洲都市物價變得太貴,柏林市長這一號召,便吸引許多獨立工作者、藝術家、設計師等湧入。費爾在柏林市中心找了一棟大樓,過去是土耳其移民區,地價相對低廉,展開共享空間的創業。共享空間很容易被誤解成「共同租用辦公室」,這也是許多共享空間失敗的主因。來Betahaus的創業者多數是五人以下的團隊,他們需要廉價的空間,也有創業問題需要找人商量,更需要溫暖的友誼。費爾於是推出每週四的Beta-Breakfast早餐活動,每人交十歐元進場,每場安排三位創業家簡報分享,也吸收大家意見。提供的歐式早餐的確有點簡陋,可能是預算考量吧。進場後大家寒暄,很像校園的氣氛,所以我很快就融入。整場大致有來自七個國家以上的參與者,約30多人。主持人卡克卡・納基歐芭(Katka Nagyovä)是一位漂亮的女生,頭銜掛的是「新創大使」(Startup Ambassador)。她請大家先自我介紹一番。之後,三位創業者就依序發表自己的創業進展,很像研究生上台發表的感覺。第一位Marco Bartsch看起來像是大一學生,長相清秀,略帶靦腆。他想要創立一個Inlearnity學習網,不過產品似乎還沒完成,只知道他想整合網路影音教材,做成某種知識庫,想改變學習的模式。然而,這都還只是構想。第二位是麥西克・拉斯克斯(Maciek Laskus),是Startup Safary的創辦人,這家數位新創公司專門服務新創公司。一開始先是採訪創業者他們遇到的難題,後來成立公司,開始辦活動媒合創業者、創投、天使、加速器等各方人馬。他現在還在找尋獲利模式。第三位是約翰・希克斯(Jon Sykes),Racemappr創辦人。他建立一個運動賽事的社群網,提供交流園地,讓各城市馬拉松、慢跑、各種賽事可以即時更新。目前粉絲有185名,正思考如何快速成長社群。簡報完畢後,他遇上另一位創業者,有類似的經驗,兩人一見如故,會後就興高采烈地聊了起來。柏林的吸引力柏林(與Betahaus)真的有這麼好嗎?Betahaus底層是咖啡廳,任何人都可以點杯咖啡,即刻開始工作;一樓是會員空間,適合社交討論與集會;二、三樓是共享辦公室、活動空間與會議室;四樓是辦公室,也有大公司將研發中心設在Betahaus,希望能掌握創新脈動。會費有三種,每月任意使用十二天的臨時辦公室,月租€89(大約新台幣3300元);一週五天都使用辦公室,月租€159(新台幣5800元);團隊空間月租€299(新台幣11,000元)。在柏林,這價格頗吸引人。不過,其他共享空間或創業基地提供更多服務。例如,位在赫爾辛基(Helsinki)的Design Factory有工程師幫你製作產品雛形。美國邁阿密的共創空間有完整的商務服務,可以邊創業、邊接客戶,更像聯合事務所。英國Tech City與Second Home兩處共享空間也很低廉,設備更豪華,空間更具設計感,還提供半年的免費課程,指派專屬導師。在台灣,之初創投也有類似的基地,更為正規化。問了Betahaus駐點的創業者,柏林吸引人的地方似乎不外乎三個原因。第一,動態城市、充滿活力。創業者希望來柏林見到的夥伴都是比較拓荒性的,而且規模不要太大。柏林才剛起步不久,來的創業者通常需要入門性的協助。柏林生活步調沒那麼緊張,柏林創業者又充滿朝氣,很好相處。列寧萊特(Lenny Leiter)是Deskish.com的創辦人。來自維也納,他原本從事電影工作,因為需要與客戶分享點子,所以設計一套共享軟體,讓想法以物件方式呈現在螢幕上,像是YouTube的影音片段,或是GIF動態圖片,都可以丟到畫面上分享。現在,他想將這套軟體變成一門事業。他認為:「維也納有點悶,英國有點貴,巴賽隆納有點冷,柏林比較起來多一點活力。很多創業家匯聚過來,會有人才磁吸效應。這邊的創業者更樂意分享,自我驅動力強,也讓我受到感染。」

Betahaus的服務團隊:熱情的櫃檯服務、企劃各式活動、技術服務、創業大使(圖上,由左至右)、創辦人聚精會神參與討論(圖下)。(攝影/蕭瑞麟)

第二,生態系統、專長互補。漸漸增加的創業者以量變產生質變,悄悄建立起生態系統(eco-systems)。各類人才集聚,就形成人力市場。需要網頁設計人才,問一下很快就能找到。《經濟學人》在2013年報導〈兩個生態系統的故事〉(Startups in Europe: A Tale of Two Ecosystems)指出,德國人對新創企業的認同約50%,看起來不錯,但比起鄰居像是法國65%,荷蘭79%,德國略嫌保守。失敗容忍度美國是32%,德國是42%,也是有待改善;但這又比起日本的53%要好多了。過去,德國人對創業是比較保守的。現在接受度大多了,大學畢業生投入新創公司的意願更高。柏林Rocket Internet的成功更是一劑強心針。這家數位創業公司其實不「創業」,而是「複製事業」;找出成功商業模式,然後複製改良,以「後發優勢」將新事業做得跟原創一樣好,或更好(不過,最近開始回頭找原創型事業)。例如,學習eBay創立Alando(競標網);學習Groupon設立CityDeal(團購網);學習Zappos建立Zalando(線上時裝購物,以賣鞋為主)。喬納斯・寇菲諾(Jonas Couffignal)是一家法國新創公司Webmecanik來德國拓點的主將。這是一家軟體開發公司,主推行銷自動化系統,以軟體針對目標客群的行為模式發送訊息,是電子商務所需的工具。「為何不去倫敦設點?那裡市場不是更大?」我問。寇菲諾解釋:「倫敦市場大,可是競爭也多。設點費用大約高出兩倍。而且『柏林新創』現在名聲不錯,對我們的品牌能見度有幫助。我們先是參加柏林招說會,然後德法商務辦事處就直接幫我們找德國客戶,當地社群還帶我們去參展,竟來了五萬人;然後也不知怎麼地,我就來到柏林了。」也不是凡事都如此順利。德國人很重視公司的文化基因。要進入德國市場,必須看起來像「德國公司」。所以,Webmecanik在柏林招收德國員工。安東妮亞・卡夫特(Antonia Kraft)是德國001號員工。她表示,招納當地人才是一大挑戰。要德國年輕人每天過著作戰式的生活,又要面對不確定的未來,需要足夠動機,但決不是金錢,而是遠景。寇菲諾很法國式地笑著說:「我們的客戶都在科隆、法蘭克福、慕尼黑,可是我們總部設在柏林。當公司快速成長時,我可以由柏林的生態圈找到相應人才。當客戶看到我們都是德國員工時,比較能接受我們。柏林名字好聽、交通方便、費用合理、又很『德國』,自然就變成我的首選。」第三,兩倍的生存可能。新創公司最關鍵的資源是人才,最現實的資源卻是資金。沒錢就沒法辦事,是創業首要的生存法則。資金燒得快,公司就撐不久,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亞歷克斯・雷諾斯(Alex Reynolds)是英國「教師水平線」(teacherhorizons.com)公司的共同創辦人,主要業務是媒合各學科的英語授課教師到各國的國際學校。創辦四年以來,已經媒合英語授課老師到198個國家的1756家學校,類似人力銀行的概念。亞洲業務也拓展到香港、青島、上海、北京。要拓展歐洲市場,為何「教師水平線」要來柏林設點?原因很直白:省錢。雷諾斯解釋:「對我們來說,創業時你必須嘗試很多途徑,一直試到成功為止。每試一次,就要燒掉一些錢。如果錢可以燒慢一點,就代表我們可以多嘗試一點,有機會找出生存之道。生存,讓你更有機會找到對的商業模式,讓企業活下去。在倫敦,我每月要付1000英鎊的租金,在柏林是500歐元;那代表在柏林我有兩倍以上的生存機會。」便宜,當然不是來柏林全部的原因。雷諾斯也去過其他共享空間,像是柏林的Enklave。這些地方都會舉辦許多聯誼活動,讓異國創業者獨自奮鬥外,也不會感到孤單。舉凡週一共同下廚、週四簡報分享、週五啤酒時間等。新活動層出不窮,大家卻都是志同道合。

Betahaus駐點的各類型創業家:Marco Bartsch網路學習、Maciek Laskus創業服務、Jon Sykes賽事社群(圖上由左而右)、Alex Reynolds英語教師人才仲介、Jonas Couffignal電子商務行銷工具軟體、Lenny Leiter合作軟體(圖上由左而右)。(攝影/蕭瑞麟)

未來往何處?比柏林,或比倫敦,Betahaus都不算是創業家的最強選擇,未來你有何想法呢?我問費爾。他停了一下,似乎好像忙到沒機會想這個問題。回過神後,他擠出對經營共享空間的三個期望。第一,經營社群,不是經營空間。共享空間不能只是空間出租。創業者需要專注在自己的工作,行政事務必須有人協助,像是由收發、住宿到繳稅等雜務。舉凡接待、聯絡、活動、公關都必須要由創業者的角度去思考與安排。創業過程難以一人完成,創業者還需要找助手、找投資方以度過層層難關。他們需要「機會」。辦活動是為了幫他們創造機會,是為了經營社群,不是為了獲利。費爾認為,做出口碑,讓社群認同,才是Betahaus能持續成長的關鍵。第二,天使之手,不育成。費爾認為,共享空間並非育成中心,也缺乏天使基金、加速器或創投的專業。Betahaus更像是天使(早期創業階段)的助手。在這階段,創業者多數不知如何簡報、如何撰寫計畫書、如何與客戶溝通、如何行銷產品等基本知識。如果天使是創業教練,共享空間可以做的角色比較像是教練的助手。未來,費爾還要成立Beta Academy,由空間共享進階為知識共享。問費爾為何不與當地商學院合作。他回答:「大學教授速度太慢,理論多,但跟不上創新的腳步。」第三,共享空間,共想網絡。費爾在柏林站穩後,開始拓展Betahaus的跨城市網絡。除了與其他城市的共享空間策略聯盟外,費爾也將Betahaus的品牌授權出去,巴賽隆納是第一個嘗試。費耳還希望與倫敦、巴黎、東京、北京、台北等地串連。未來組織會形成更多複合工作型態,企業會有傳統的全職員工,也會加入更多任務型員工,負責新事業或研發專案。在公司內部設立部門,效果可能不如進駐共享空間來得好。未來,除了空間共享,更可能跨城市的「創意共想」,讓創業與研發充滿朝氣。有什麼令你擔心的事嗎?最後我問。一派輕鬆的費爾突然嚴肅了起來,用德國腔英文緩緩說出:「我希望共享的精神不要因為追求獲利而被遺忘。」企業獲利的同時,若是忘記一起共享的成員,這樣的經營模式將是悖離初衷的。費爾認為,像Airbnb被企業化後,似乎漸漸重於牟利,而忽略共享利益。平衡共享的現實與理想,也將是考驗共享空間能否持續存在的非物質性問題。(本文作者蕭瑞麟為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中時電子報),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