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光電子 (2383)今 (6)日公布4月營收17.76億元,
,創歷年同期新高,
,比3月及去年4月各增加2.41%、6.35%;前4月營收65.97億元,
,較去年同期減少0.54%。台光電首季稅後純益5.57億元,
,雖是近3季最低,
,仍創歷年同期新高,
,也是歷年第3高,
,比前一季減少6.7%,年增2.58%,每股稅後純益1.75元。台光電首季營收48.21億元,毛利率24.79%,分創近7季最低及歷史次高。營收較前一季及去年同期各衰退4.07%、2.85%;毛利率比前一季及去年同期各提高0.23、1.98%個百分點。台光電先前董事會決議,擬每股配發4.3元股利,創歷年新高,全數發放現金,定6月13日股東常會並改選。台光電去年營收208.7億元,毛利率24.27%,稅後純益23.8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7.55元,同創歷史新高,尤其營收連續11年創新猷;營收、稅後純益及每股稅後純益年增各10.51%、55.28%、53.77%,毛利率提高6.1個百分點。(工商即時),
友達(2409)公布第2季財報,
,合併營收為800.9億元,
,季增加12.6%,
,營業毛利55.6億元,
,毛利率為6.9%,
,營業淨利1.2億元,
,營業淨利率為0.1%,
,單季稅後虧損8.0億元,
,其中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損為5.7億元,
,每股虧損0.06元。友達指出,隨著下半年旺季的來臨,預期產能利用將維持滿載。出貨量部分,第2季大尺寸面板出貨量超過2,846萬片,較第1季增加16.5%;中小尺寸出貨量約達4,250萬片,季增12.6%。友達指出,第2季電視終端需求強勁,面板價格亦緩步走揚,帶動公司營收較上一季成長12.6%。在公司業務穩定朝向正面發展的同時,公司透過關鍵技術的掌握及符合市場趨勢的產品布局,本業順利轉虧為盈,存貨天數亦進一步下降到36天,創過去5季以來的新低。(時報資訊),
統一獅高國慶談妥新約,
,終於可以安心練球了。(中時資料照片,
,謝明祚攝)
中職統一獅再度談妥1位球星的薪資合約,
,老將高國慶今天拿到生涯第2張複數年合約,
,他與球團談訂2年總額840萬元新約,
,另有每年最多18萬元激勵獎金。高國慶剛出爐的新約,
,第1年月薪是34萬元、第2年月薪調高到36萬元,
,球團肯定高國慶的表現,
,也想讓他以複數年合約而能夠安心打球,
,去年高國慶的月薪是31.6萬元。高國慶的激勵獎金以打點為要求的項目,他表示:「這2年球隊的戰績並不好,球團能給我調薪幅度,我能理解、也接受球團與經紀人的決定。」高國慶今年將努力幫助球隊奪冠、也會協助年輕球員的成長,做好榜樣。高國慶曾在2009年與統一獅隊簽訂第1張2年的複數年合約,不過,第1年是35萬月薪,第2年遭到減薪,高國慶的經紀人認為,當年的合約內容很奇特,今年應該算是第一張合理的複數年合約。(中時電子報)
確定了 許銘傑轉戰崇越隼鷹
響尾蛇野心勃勃 換來明星游擊手
中時電子報運動專頁,
寶得利國際 (5301)今 (10)日公布2月營收1.85億元,
,比1月及去年2月各減少12.82%、20.23%;前兩月營收3.96億元,
,較去年同期衰退9.89%。寶得利去年營收23.4億元,
,創8年新高,
,年增23.88%;其中第4季營收6.5億元,
,創近3季新高及歷年同期次高,
,季增36.61%,
,年增12.93%。寶得利去年第3季稅後純損2,
,255萬元,為近11季首見,比前一季及前年同期稅後純益各2,920萬元、846.7萬元轉盈為虧,每股稅後純損0.23 元。寶得利第3季營收4.83億元,毛利率56.28%;營收創4季新低,較上季衰退10.56%,年增24.43%;毛利率比前一季及前年同期各下滑6.7、15.04個百分點。寶得利去年前3季營收16.97億元,毛利率51.14%,稅後純益5,427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56元;營收年增29.32%,毛利率下滑20.11個百分點,稅後純益、每股稅後純益各減少56.29%、60%。(工商即時),
捷運多卡通7月1日上路,
,高雄捷運公司統計搭乘高捷的持卡乘客約增加15%,
,其中約一半改持悠遊卡,
,另一半轉購一卡通,
,高捷表示現場購票乘客減少,
,形同現金流量略減。高雄捷運通車8年多,
,乘客都以一卡通搭乘,
,前年高雄市成立一卡通票證公司,還許可小額消費。一卡通長久以來是高捷的主力票證,不過7月1日後,北高同時開放多卡通閘門,許可持卡人自由選擇使用的票證。高捷公司公共事務處長石耀誠今天表示,統計顯示,過去持一卡通搭高捷約占7成,7月1日多卡通上路後,持卡比例增為8成5,在增加的1成5乘客中,悠遊卡分食了約一半的現金購票者。高捷指出,過去未持卡者是現場購票,高捷未給85折優惠;如今現場購票者減少了,高捷統計每天約減少新台幣數萬元票收;不過高捷也肯定多卡通加值了乘客的便利性。面對發卡量逾5000萬張的悠遊卡來勢洶洶,一卡通公司有極大的壓力,一卡通公司說,多卡通暢行以來,一卡通在台北的使用量有增加;一卡通公司努力拓展業務,爭取外縣市結合學生卡、員工卡的發卡量,一卡通公司預估7月底的累積發卡量可以突破1000萬張。1050712(中央社),
台塑河靜鋼廠對外經理朱春帆日前就越南中部沿海大批魚類死亡事件受訪表示,
,「建廠或捕魚二選一」,
,引起爭議。越南媒體報導,
,台塑河靜鋼廠決定解僱他。不過,
,在台北的台塑企業總管理處說,
,目前已知是嚴懲,
,但嚴懲到什麼程度由河靜鋼廠決定,
,目前尚未收到河靜鋼廠的公文。越南媒體報導,
,朱春帆昨天確認遭公司解僱的消息,表示自己正在收拾行李準備飛回台灣。他說,自己深感遺憾和難過,但是自己的錯誤自己要負起責任。越南中部沿海近日出現大批死魚,朱春帆25日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承認,台塑排水對環境多少造成影響,因為廢水經處理後變成淡水,排入海洋後與海水融合,一定會改變附近環境,魚類當然會變少。他表示,「無法興建鋼鐵廠,又不會影響到魚類,這2個選項只能選1個」;「建廠或抓魚二選一;若2項都要選,連總理也無法解決」。這個說法引起極大爭議。台塑河靜鋼廠日前舉行記者會指出,台塑從歐洲進口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與機械,用來運營河靜鋼廠,台塑已投資4500萬美元興建排水系統,也採取先進的處理技術。他說,沿海大批魚類死亡事件是否與台塑排水有關,必須等待越南相關部門作出最終結論。1050428(中央社),
網友轉PO通霄國中去年畢業旅遊舊照。(翻攝照片)
貼文諷刺「想晚7天」回家。(翻攝照片)
圖文引起網友議論,
,校方清澄那是無列車行駛的軌道。(翻攝照片)
有網友在臉書《爆料公社》PO了一張苗栗縣通霄國中學生成排躺在鐵軌上,
,斬釘截鐵說學生是躺在阿里山森林鐵路正線,
,譏諷「不要命的學生想晚7天回家」。但校方澄清說,
,那是去年畢業旅行在嘉義鐵道藝術村拍攝的照片,
,軌道並無列車行駛,
,網友已詆毀學校聲譽,
,除呼籲勿再轉,並對該網友保留法律追訴權。這張照片是18日晚間被PO上爆料公社,直指這是阿里山鐵路正線,林鐵園區,不定時列車經過,不要命的學生想晚7天回家,強調如果不在正線上就不會轉PO。圖文PO上爆料公社後,隨即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有人說「年少狂歡、找錯地方玩」、「屍速列車的概念」,「這個躺著的互相交叉比對方式跟整體感,太完美了要給100分」,也有人認為「要先釐清是觀光區還是列車行駛用的軌道」,「拍這樣不就是為了紀錄青春?」有人則說「如果現在躺在那邊的是來自中國的遊客,那留言肯定大不同」。由於照片上有著「通霄國中庚車」字樣,已有校友向母校反應此事,校方也主動了解。校長吳鈺崧上午表示,那是照片是學校去年10月畢業旅行所拍,但地點是檜意森活園區旁的鐵道藝術村,原本就是提供遊客拍照留念,根本沒有列車行駛。他說,這是畢業生純真快樂的一面,也是日後美好的回憶,很遺憾被網友誤導。目前該網頁已撤下圖片和文章,但吳鈺崧仍呼籲網友不要散布不實內容,對PO文者不排除採取法律行動,以捍衛校譽。(中時),
為搶攻母親節商機,
,漢來海港餐廳即日起到5/15推「日本名廚法式甜點祭」,
,邀請日本西點大師一口氣推出12款法式甜點,
,標榜下午茶只要530元起,
,就可以吃到價值近千元法式甜點。(鄧博仁攝)
為搶攻母親節商機,
,漢來海港餐廳即日起到5/15推「日本名廚法式甜點祭」,
,邀請日本西點大師一口氣推出12款法式甜點,
,標榜下午茶只要530元起,就可以吃到價值近千元法式甜點。(鄧博仁攝)
為搶攻母親節商機,漢來海港餐廳即日起到5/15推「日本名廚法式甜點祭」,邀請日本西點大師一口氣推出12款法式甜點,標榜下午茶只要530元起,就可以吃到價值近千元法式甜點。(鄧博仁攝)
為搶攻母親節商機,漢來海港餐廳即日起到5/15推「日本名廚法式甜點祭」,邀請日本西點大師一口氣推出12款法式甜點,標榜下午茶只要530元起,就可以吃到價值近千元法式甜點。(中時即時),
花蓮市區日前出現多起停放在路邊的機車,
,遭不明人士以三秒膠灌入鑰匙孔,
,警方今天逮捕涉嫌的梁姓男子,
,他坦承因工作不順、心情不好,
,酒後灌膠抒壓,
,警方依毀損罪嫌送辦。警方調查,
,2月6日晚間開始,
,陸續有民眾向警方報案稱,停放在花蓮市博愛街、上海街、中正路及國聯四路、國盛一街等多條路段的機車,被人以三秒膠灌入鑰匙孔,導致整組鎖心黏死損壞,甚至鑰匙都插不進去。另有幾名被害車主直接在臉書社團中PO文指責此惡劣的行為,警方研判還有更多機車受害,因此組成專案小組追查。警方首先調閱路口監視器錄影畫面鎖定犯嫌特徵,而且發現嫌犯是徒步犯案,也確認是同一人所為,於是再擴大調閱路口監視器錄影畫面比對、過濾。昨天晚間,警方據掌握到的犯嫌特徵及鎖定對象展開清查,在花蓮市區一家旅社內發現梁姓犯嫌,由於梁嫌手上還留有殘膠,加上身上有購買三秒膠的發票,讓他百口莫辨,坦承犯案。梁嫌供稱,最近工作不順利,加上父親生病導致心情低落,於是在喝了酒後連續犯案。一共毀損了幾部機車,梁嫌辯稱喝醉了不記得,全案警方仍在清查偵辦。1060209(中央社),
新聞深喉嚨
新聞深喉嚨/中天新聞提供
上週五下班後,
,行政院閃電召開記者會宣布內閣改組,
,其中宜蘭縣長林聰賢將接掌農委會主委,
,行政院的說法,
,是林聰賢學農業出身,
,而宜蘭縣也是農業縣,
,因此借重林縣長的「長才」。林聰賢說,
,要將「農地農用」的宜蘭經驗帶到全國,但宜蘭縣遍地「豪華農舍」,「違規工廠」,又奢言全國?根據統計,從民國89年到103年,宜蘭共有7612棟農舍,其中有3500棟在林聰賢擔任縣長任內核發,農地流失面積達千公頃以上,比前幾任宜蘭縣長都多,是全台農舍發展失序最嚴重的地區,在105年的立法院預算中心評估報告中,也點出缺失。《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前年修正通過以後,明定起造人必須是農民,最後原本還要限制農舍移轉也必須是農民,但只差臨門一腳,修法未成,前宜蘭農業處長楊文全更因此在2016年總統大選前兩週遭林聰賢無預警撤換!楊文全感嘆,法令是被修改過的,問題在執行,林聰賢「無法抵擋壓力」。農業界人士甚至批評林聰賢,「只有農舍經驗、沒有農業經驗」。這…真的沒有更好的人選嗎?正值多事之秋的勞動部,將由原本的政務委員兼蒙藏委員長林美珠接掌,而林美珠早在2016年520入閣之際就備受矚目的「總統表姊」身分,又再次被質疑。原因之一,是林美珠固然有法務專業,但幾乎沒有勞工相關領域的經歷,為什麼是她?對此,準「諾貝爾薪資學獎」得主,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又有驚人之語,他說:「親戚關係無法選擇」,這因果顛倒的硬拗,顯然又是「邏輯學」上的一大突破!而林美珠即將面臨的挑戰包括「一例一休」的爛攤子怎麼收拾?台鐵員工的懲處,難道真的要踐踏勞權?還有年金改革中的勞保改革等等,蔡總統早先逃避「公親變事主」,如今「血親變事主」,「皇親變事主」,再也沒有「防火牆」可躲了?蔡總統5日出席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偕同陸委會主委張小月,海基會董事長田弘茂一起向台商拜年,但出席台商稀稀落落,不只北上廣等大咖台協會長未出席,台企聯現任會長王屏生也缺席;這是台企聯成立來,現任會長首度缺席台商聯誼活動。蔡總統致詞時仍揭示了三個重點,一是將過去幾個月的兩岸紛擾冰封,歸咎於對岸的「政治干擾」;二是呼籲台商返台投資;三是鼓勵台商「新南向」。嗯…又變了嗎?說好的「中南美內需市場」呢?新政府把兩岸下成「死棋」,經貿國策「初一十五不一樣」,就連個陸客政策,一下批評人家,一下又要擴大開放,到底是怎樣?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之後首位出訪的官員,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3日訪問日本,拜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強調美方將遵守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對日防衛義務規定,釣魚台列嶼符合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的適用範圍,美國反對任何單方面行動試圖破壞日本對釣魚台列嶼的管理。而且全程使用日方對釣魚台列嶼的稱呼「尖閣諸島」。這並非美國改變立場,歐巴馬擔任美國總統期間,也曾在2014年4月、美日領導峰會後記者會公開表示,日本所轄領土,包含釣魚台列嶼都符合美日安保第五條適用的對象。但因川普在總統大選期間多次表達要修正與同盟國關係,使釣魚台共同防衛也成為三日會談的焦點之一。對此,我方外交部5日則以一則新聞稿回應,說「釣魚臺列嶼是中華民國的固有領土,無可置疑」。該怎麼看待?如今中華民國在釣魚台主權爭議中,是不是只剩下發新聞稿的角色了?BBC中文網5日刊出了一篇中國大陸旅法政治評論家宋魯鄭的文章《特朗普遲遲不對中國「開戰」的七大原因》,迅速引爆兩岸網路論戰。七個理由包括了川普「內政優先」,中國大陸實力今非昔比,以及川普在外交上「自毀長城」等等。文章固然「高估」中國大陸,「低估」美國,但值得注意的是,宋魯鄭有一段寫道:「當然,有一點特朗普還是和傳統政治人物不同。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他用中國的利益去和中國交換,實在是無本生意。對於特朗普如此精明的商人而講,他肯定是忍不住去做的,只不過是通過放棄台灣、支持統一來換取中國的巨額回報。也就是說,在特朗普執政期間,中國是有可能實現統一」。這固然是中國大陸學者片面的觀點,但也值得台灣參考,真有這種可能嗎?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簽署總統備忘錄,進行白宮國家安全會議改組,其中極右色彩濃厚的白宮策略長巴農,將成為日後固定與會成員之一,顯示他對川普的國安和外交政策影響力擴大。不過《USA Today》在檢視巴農在2015至2016年間的廣播訪談內容,發現他於2016年3月在「布萊巴特新聞網」(Breitbart News)廣播節目中表示:「我們會在5到10年間與中國開戰,不是嗎?這無庸置疑,他們在填海造地,興建航空母艦基礎設施和安置飛彈,他們當面衝著美國而來—你知道這面子有多重要—並稱那是自古以來的主權海域」。現任白宮策略長預言美國5到10年會跟中國大陸開戰,並且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川普之亂」到底要亂到什麼地步啦?更完整內容請鎖定週一到週五晚上8:00-9:00《新聞深喉嚨》,重播時間凌晨4:00-5:00。或上臉書《新聞深喉嚨》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eepThroatNews?fref=ts。(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