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動盪的宿命

     ■台灣早年行政院長任期較長,監視器鏡頭,嚴家淦九年、蔣經國六年、孫運璿六年,台中網路公司,俞國華五年,天鋼,連戰四年。日本早年,衣櫃,吉田茂任首相六年,玻璃展示櫃,池田勇人四年、佐藤榮作七年、中曾根康弘五年。
     ■台灣於1980年孫運璿擔任閣揆第三年,國人平均薪資8,843元,俞國華任期結束(1989)倍增至21,247元,蕭萬長任期結束(2000)增至41,861元,陳冲任閣揆這一年(2012)45,721元。
     自日相小泉純一郎交棒後,短短六年日本又歷經了七位首相,內閣異動,堪稱空前。台灣的情況也不遑多讓,我們以往行政院長任期總有四、五年,但自本世紀以來在短短十三年之間竟已出現十位閣揆,流動率之高,舉世罕見。
     這些年大家都說日本經濟停滯十餘年,事實上台灣的情況也沒好到哪裡,我們的實質薪資已回降到十四年前。2001~2011年全球多數國家的實質薪資皆呈上揚,惟獨日本、台灣分別以0.2%、0.8%的速度下滑,實為同病相憐。
     台日實質薪資下滑
     不少人都好奇在1990年前後人均所得高居世界第一的日本,何以十多年來的經濟會落得如此淒涼?有人把日本經濟困境歸咎於1985年後日圓匯率狂升、也有人歸咎於企業外移,另外還有人認為值此全球競爭日烈之際,日本企業決策速度過慢才是導致經濟由盛而衰的根本原因。
     這些說法都有些道理,但日圓升值可以溯至1970年代,那十年日圓匯率雖由350升至226,日本依然繁榮,即使1988年匯率升至128,日本出口還是所向披靡,更有甚者,美國持續透過美日紡品、半導體談判施壓,也無礙於日本的經濟表現,人均所得於1992年率先升逾3萬美元。試想,日本在那二十多年間一波波的國際政治經濟壓力下仍能成為世界第一,何獨近十多年來就不行,顯然讓日本由盛而衰,必然另有原因。
     這個原因應該就是內閣頻頻改組,相較於昔日池田勇人、佐藤榮作、中曾根康弘5、6年的任期,自橋本龍太郎以降的日本首相,除了小泉以外都只做一年,這樣的內閣如何因應全球競爭的變局,試想若吉田茂、池田勇人、佐藤榮作的任期也僅一年,日本能於二十年前創造「日本第一」嗎?
     閣揆任期比2年預官短
     我們的情況亦然,1970~2000長達三十年裡只任命了七任閣揆,在那個年代台灣的資源並沒有強過其他國家,並且歷經退出聯合國、石油危機、金融風暴,台幣升值等壓力,但台灣仍能履險如夷,在孫運璿、俞國華11年的任期裡國人薪資由不到1萬元倍增至2萬餘元,隨後10年又倍增至4萬元,這是台灣社會最繁榮、最充滿希望的時期。
     但自本世紀以來,台灣的內閣動盪不已,民進黨執政八年就任命了六任閣揆,2008年國民黨再度執政,劉兆玄、吳敦義、陳冲、江宜樺忽而粉墨登場,忽而倉皇下台,如今也已締造了五年四閣揆的紀錄,兩黨於十三年間創造了十位閣揆,閣揆及閣員竟比服兩年預官役的時間還短,如此而施政難有成效,願景淪為空談,實質薪資倒退十四年,豈偶然哉?
     近期不少經濟學者試圖為台、日停滯十多年的經濟找出路,然而,如果內閣還是年年改組年年動盪,任匯率再怎麼貶,賦稅再怎麼減,只怕依然無力回天。,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