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會歷史從三峽開始 見證農業百年更迭

台灣以農立國,

無氧化烤箱

,農會更是身處在第一線協助農民,

鋼板隔熱

,從史料發現,

輸送乾燥設備

,日據時代在三峽成立第1個農會「三角湧農會」後,

鋼板隔音

,走過百年歷史的農會組織幾經變革,

手機版網站

,仍持續以不同的功能服務農民。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從今天開始舉辦「農為國本—臺灣農業檔案特展」,

台中網頁製作

,今天起到明年6月底,

律師諮詢免費

,將移到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擴大展出,

南投

,透過國家檔案展現農業發展的重要事蹟,

律師查詢

,並展示曾遠赴南極調查的海功號模型,以及傳統農具、製茶機具等。根據史料分析,台灣第一個農會於1900年在現今台北縣三峽鎮時稱三角湧的地方創設,當時是以協助日本統治當局徵收地租、改良耕地、獎勵養豬及養漁為原始的創設目的。不過,1937年起造、位於民生街的三峽鎮農會大樓,具有濃厚的日式風格,是台灣農會史的重要地標外,也是三峽地區相當重要的歷史建築,卻因漏水、設備老舊等問題不敵現實,在2006年拆除改建新大樓。檔案局表示,走過百年的農會,目前的組織自上而下分為全國農會、縣市農會,以及鄉鎮區農會三級制,是承襲日據時期的農會體制而來。日據時期,台灣農業組織的發展大致區分為二,一是農會,另一是產業組合。當時台灣總督府為有效管理,將農會組織漸次統整為台灣農會與州廳農會二級制,成為總督府推行農業管制政策的半官方組織,但未與農民進行太多實質接觸。1943年,總督府為因應戰時資源統整控管需求,將二級制農會、產業組合再加上其他農業相關團體,全數統整為台灣總督府、州廳及市街庄三級制的「農業會」。三級制農業組織,分別是一級的台灣農業會,二級的州廳農業會;三級的市街庄農業會,則是由產業組合改制而來,也就是日後鄉鎮區農會的原型。台灣光復後,各級農業會由台灣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派員接收,其後以民政處為農會的法定主管機關,並導入民選制度進行改組,將日據時期濃厚的官方角色轉化為民間團體。民國35年4月24日,當時政府將原本農會組織拆分為農會與合作社,卻造成農會與合作社間糾紛不斷,問題叢生。台灣省政府在38年底進行合併工作。合併後的農會,組成分子複雜,致使農會事業趨於萎縮,財務日漸惡化,當時340個農會中,虧損者竟達190個。為挽救此危機,政府對各地農會進行調查,並在43年完成各級農會改組。農會經這次改組後,成為以農民為中心的職業團體。民國50年以前,農業是台灣最主要的產業,肩負培養工業的使命。至52年,工業產值開始超過農業,55年,工業就業人口超過農業,農村勞動力不足情形日趨嚴重。因此,政府在民國59年推出「加速進行農業機械化方案」,就是農會負責向農民推廣各式農業機械,並提供貸款,協助農民採購農機,及指導農民日後農機的維修。檔案局強調,在台灣社會發展過程中,農業面臨各式挑戰,農會處在第一線任重道遠。雖然農業社會邁向工商業社會等變遷,卻依然堅定與農民共存同榮,並為農業永續發展不斷貢獻。1051118(中央社),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